耳机及智能音箱行业高速发展
智能音箱的语音交互主要以人们生活的房间为使用场景,运用的主要是远场语音识别。但是在户外、旅途等所谓的“On-The-Go”的移动场景里,智能耳机显然要比智能音箱更具有优势。相比于智能音箱,智能耳机的语音交互使用率更高,且更个人化。在远场语音下,用户总是要保证与声源的距离,才能完成语音交互,若声源距离较远,音量不够大,语音识别率将会大受影响。 而智能耳机离人的语言器官较近, 语音识别难度大幅度降低。智能耳机中语音交互功能的加入,使人们对智能设备的沟通开始从指令性向个人化进行转变。由于与耳机的沟通形式更像是与电话中的朋友交谈,人与智能耳机的互动更自然、更便捷。就如同电影《Her》中男主角和人工智能“萨曼莎”之间的关系,语音交互将通过智能耳机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
目前对于人体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于可穿戴设备。但是由于可穿戴设备功能的有限以及对外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依赖,可穿戴设备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和影响程度十分有限。而将生物检测技术整合到已经具有用户粘性的耳机上,一方面为生物检测技术找到了更好的载体,另一方面也使智能耳机本身的功能进一步增加。目前已经有智能耳机(如 Gear IconX 2018)实现了监测用户心率、计算运动过程中燃烧的时长、路程、卡路里等功能。
传统耳机的降噪只要依靠被动降噪,利用耳机耳罩物理结构设计和物理材料的选择极大减少外界声音的进入。 智能耳机则可以通过配备的微型扬声器和芯片,可以通过产生与噪音相反的声音消除噪音的影响。
主动降噪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传统的主动降噪技术对于噪声的分析是基于事先植入的几种特定参数,耳机对于噪音的抑制只能从事先配置好的几种算法中去选择。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耳机的主动降噪技术逐渐开始摆脱了原本设定参数的限制,可以对多个场景进行深度学习,在每个场景下找到最优滤波器参数,为智能耳机提供了更优秀的降噪效果。
目前布局智能耳机的既有智能手机巨头也有传统耳机商,主要涉及的公司有苹果、三星、索尼、谷歌等, 2016 年苹果公司的 AirPods 的发布催生了一大批智能耳机的出现。
智能耳机产品一览
厂商 | 型号 | 型号 | 上市时间 | 价格(美元) | 适配方式 | 亮点 |
Sony | XperiaEar | Xperia Ear | 2016.12 | 199.9 | 蓝牙、 NFC | 能够语音互动,可以设置日历提醒,询问天气等,同时配备动作追踪功能,续航时间 4 小时,充电盒通话续航12 小时 |
Apple | Airpods | Airpods | 2016.12 | 159 | 蓝牙,苹果设备之间切换的无缝对接 | 内置 Siri 语音助手,续航时间 5 小时,充电盒续航 24小时 |
Google | PixelBuds | Pixel Buds | 2017.11 | 159 | 蓝牙 | 内置语音助手Googleassistant,支持 40 种语言实时翻译,续航时间 5小时,充电盒续航 24 小时 |
Samsung | GearIconX2018 | GearIconX2018 | 2017.10(仅限欧美) | 299.99 | 蓝牙 | 内置语音助手 Bixby, IP58抗汗防水,提供健康侦测及运动训练功能,续航 7 小时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认为智能耳机将在无线连接、智能降噪、语音交互和生物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未来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苹果 airpods 的入场,带来了智能耳机市场的变革,整个智能耳机行业在 2020 年将可能成为一个超过 400 亿美元的市场。
全球智能耳机整体市场收入趋势(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出货量而言, 2016 年至 2020 年,全球智能耳机的 CAGR 高达 93%,预计从 2016 年的 500 万副增长至 2020 年的 7100万副。
智能耳机出货量(单位: 百万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智能耳机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